《菜根譚》有言:「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
天道輪回,因果不虛,貪小便宜,必吃大虧。
所謂天道即是人道,為人處世,自有一段得與失的道理。
人活一世,頭頂有青天,暗處有神明。
只有得于人道,不失天道,才能走得長遠。
貪了人情的便宜,就要吃世故的虧。
老話常說:「有了人情好辦事,沒有人情事不成。」
行走世間,憑著人情似乎總能帶來一些即時的好處:
單位有熟人,打聲招呼便可一路綠燈;上司是親戚,出了差錯,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
然而世上沒有來而不往的關係,命中所有饋贈也都暗中標注了價格。
人情上占的每一份便宜,到頭來都需要加倍償還。
這世上,最難算的賬,是人情賬;最難還的禮,是人情禮。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每一筆人情往來的便宜,都是對人生的透支。
透支到最後,怨謗叢生,寸步難行。
誠如《菜根譚》中所言:「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
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蕩蕩做事,才能活得更加瀟灑。
貪了安逸的便宜,就要吃生活的虧。
洪應明說:「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古往今來,太多人忍得過困苦,卻捱不過清貧。
越是安逸便越是不思進取,以為就此躺平,便能縱享餘生。
然而這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眼下安逸也可能轉瞬即逝。
去年2月,德國第二大私人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宣佈關閉三分之一的分行,意味著將有1萬多名職員失業下崗。
緊接著,歐洲、北美、亞洲等國都有銀行傳出裁員消息,其中不乏政府撐腰的國家銀行。
一時之間,有人茫然失措,不知自己還能再做什麼工作;
有人負債累累,突然斷了經濟來源,失聲哭訴來日無望。
然曾幾何時,他們的工作是所有人眼裡的金飯碗,不僅待遇優越,工作也很清閒,無需起早貪黑,也不必四處奔波。
可當時代浪潮洶湧襲來,曾經體面也終究被擱淺在沙灘上。
貪了良心的便宜,就要吃人品的虧。
餘秋雨的書中曾提到一位老信客。
他為交通閉塞的村莊遞送日常的信件與包裹,大半輩子都是兢兢業業,雖然生活窮苦,卻很受鄉親們的敬重。
直到有一天,村裡一戶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親人托老信客帶兩匹紅綢。
恰好老信客自己也要給遠親送禮,于是偷偷拆下一條紅綢紮禮品,省得自己花錢買。
偏偏這戶人家很精明,在紅綢兩端做了記號,就是為了提防有人偷剪偷用。
這下老信客徹底栽了跟頭,不僅姑娘家對他大肆責難,之前讓他帶過東西的村民,也在背後議論,懷疑自己的東西也被偷用過。
老信客聲辯不清,恨不得用剪刀戳自己的手,但不管如何悔過,也追不回村民們的信任與尊重。
最終,他只得遠走他鄉,臨走時面對新來的信客,滿臉淒傷地說:
「我名譽糟踐了,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幾寸紅綢的便宜,就這樣斷送了一生的人品。
李世民曾說:「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于天下。」
人這一生,最不值得的,就是為一點蠅頭小利,昧了一時的良心,走窄了以後的路。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占良心的便宜,才能免吃人品的大虧。
貪了精明的便宜,就要吃格局的虧。
4月21日,美國一位CEO主動捨棄百萬年薪的新聞上了熱搜。
2015年,丹的信用卡服務公司已面臨連續數年的虧損。
為了扭轉頹勢,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自己放棄了百萬年薪,把職員們的最低年薪提高到了7萬美元。
消息一出,各界震驚,福克斯新聞甚至嘲笑他是「瘋子中的瘋子」。
然而6年過去了,丹的公司非但沒倒閉,收入反而增長了三倍,客戶數量也激增。
即使遭遇疫情的衝擊,員工們也不離不棄,哪怕主動降薪也要陪著公司挺過難關。
曾國藩曾說:「成大事者,首重格局。」
自降年薪,表面上看似吃虧,實則鼓舞了職工的士氣,也為公司以後的崛起積蓄了力量。
相反,一個人如果在小事上錙銖必較,眼界就會受到局限,自然很難成就大事。
古人有雲:「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太過計較的人,看似精明,實則愚蠢,自以為占了便宜,其實一直在吃格局的虧。
惟有著眼長處,寧失小利,才能穩住人生大局。
▽
胡雪巖說:「世上諸事,都有兩面,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要吃虧。」
舍人情的便宜,是成熟;舍安逸的便宜,是智慧;舍精明的便宜,是格局。
循著人道做事,順著天道做人。
身無事端,心無愧懼,一輩子才能活得輕鬆快活。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