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因為擁有一定的通俗性和口頭性,所以受到很多人喜愛和推崇,從古至今,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俗語,它不僅有一定的娛樂性,并且還有一定的實用性。
不過有些俗語卻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無法在第一時間了解它的意思,比如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 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要了解這句俗語,我們就要先懂得一些風水學,因為這句俗語與風水息息相關。
風水也是一種文化,相比于俗語,它則要復雜深奧的多,因為這事關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還包括很多地理和環境的知識。
古人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古人認為能改變命運的方式大致有這幾種,而把風水排到第三位,可見對它的重視程度。
古人的確很重視風水,但是前提是重視天地,重視大自然,那麼籠統地說,風水即是人與自然和諧,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如果達到了這個目的,人們的生活、事業、以及心愿自然也就會達成。
風水大多用于住宅和墳墓,住宅要選擇通風采光的環境,墳墓亦要選擇一塊風水寶地。理解了這個,那麼這句俗語也就很好解釋了。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這里的睡覺,即是說長眠,也就是說去世的意思。
比如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類似于「 祖墳冒青煙」的話,來形容某人有了大出息,人們便將其歸結于祖先的庇佑。祖先之所以能夠庇佑后人,那是因為長眠于一個風水寶地,因此也就產生出這句俗語:「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
實際上它并沒有科學道理,只不過是古人的一種美好愿望和憧憬,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其實是與古代的生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眾所周知,在隋代設立科舉制以前,古代的選官制度依次是世卿世祿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在這里不去詳解這幾種制度的具體內容,總之一句話,普通百姓或者窮苦人家想要做官,想要出人頭地,比登天還難。
雖然后來有了科舉制,給了寒門入仕的機會,即便如此,一般家庭也基本沒有讀書考功名的條件。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前提,如果一個寒門子弟如果入仕做了官,無異于發生奇跡。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他的家族,甚至連他自己都情愿相信這是祖宗的保佑。再者,古代講究士農工商,就算做生意掙的錢再多,也不會提高他的社會地位。
只有做官才能夠光宗耀祖,改換門庭,因此古人就會想辦法為先人尋找風水寶地。正所謂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當然,如今來看,這只是一種無稽之談,而且是一種特別消極的一種觀念,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