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周易》: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2022/11/15

什麼樣叫見過世面?

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人的解讀,往往停留在金錢、地位、高檔場所、高級用品……

若世面僅限于此,那麼,恰如林語堂先生所諷刺的社會俗氣:

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見到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

其實,真正見過世面的人,見過自己、見過眾生、見過天地,反而沒有任何的身份感。

01

有能力而懂謙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往低處流,能潤澤萬物,卻不爭不搶。

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從不會居高臨下。

三千年前,孔子與眾弟子向東游學。

行至半道,有一小孩立于路中,馬車夫大聲呵斥,他依舊不避讓。

孔子遂探身問道:「孩子,見了車馬,為何不避讓?」

小孩答:「此處有城池,城門已關閉,車馬如何過?」

孔子定睛一看,原來小孩用沙土石頭堆砌了一座城堡,栩栩如生。

小孩又說:「從古至今,只聽說過車馬繞著城走,卻未聽過城池避讓車馬的。」

此話一出,孔子愕然,一時竟無言以對。于是,車馬皆繞「城池」而過。

隨后,孔子下車,邀小孩同車前行,才得知他是春秋時期的神童項橐( ㄊㄨㄛˊ)。

經過一路交談,他認為項橐(ㄊㄨㄛˊ)確有過人之處,遂拜其為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一個有能力的人,往往做事低調,為人謙卑;而半瓶子晃蕩者,卻顯得自視甚高、狂妄自大。

當出現紕漏時:

前者「凡事向內求」,總是能得到眾人的信任和贊賞;而后者卻固執己見、推諉塞責,只能與他人漸行漸遠;

當出現異議時:

前者能靜心聆聽、仔細推敲,讓思維越來越開闊;而后者卻立馬打斷、嗤之以鼻,只能是坐井觀天、固步自封;

《周易》有云:「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品性高尚之人,為人處世總是格外謙恭有禮。

因為見過自己無助時的窘迫,所以懂得時時豎起耳朵聆聽;

因為見過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迷茫,所以知道隨時蹲下來仰視。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總能保持一顆謙卑的心,不輕一人,不廢一物,自能大有作為、大有后福!

02

有地位而懂弱小

《史記》有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依靠美德之人,一定能興旺昌盛;而憑借暴力之人,必將走向滅亡。

南北朝時,東魏高澄,俘虜了南梁徐州刺史的兒子蘭京。

高澄看重蘭京的廚藝,將其留下當廚子,卻常常毫不留情地暴打蘭京。

作為名將之后,蘭京ㄕㄚ心漸起。

有一次,高澄等人關門密謀造反,蘭京假裝送吃的,想一探究竟。

高澄怒斥:「退下。」隨即又對親信說:「昨夜夢見這奴才用刀砍我,看來得盡早ㄕㄚ了他。」

蘭京一聽,果斷再次闖了進去。

高澄再次怒罵:「你又來做什麼!」

蘭京暴怒,一通廝ㄕㄚ后,將高澄從床底下拽出,結束了他29歲的生命。

士可ㄕㄚ,不可辱。

面對弱者,你或許可以壓榨他的價值,卻不能侮辱他的人格。

否則,當他們拿起武器,你往往連一句說「對不起」的機會都沒有。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無論是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還是撫養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不會忘記那些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與小孩。

越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越懂得包容弱小。

書法天下聞名的王羲之,在老婆婆無人問津的竹扇上題字。最后,一籃子竹扇被一搶而空;

五經博士嚴植之,偶見一身患重病而被遺棄的人,竟將其接回家治療長達一年,最后,贈予錢和干糧,讓他回自己的家鄉。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因為見過眾生的苦難,所以多了一份慈悲:因為見過人間的冷暖,所以多了一份溫情。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從不會苛待弱小,也不會咄咄逼人,更不會將人逼進ㄙˇ胡同。

反之,他會放下身段,以相等的視角進行對話;他會蹲下身軀,以平等的姿態盡綿薄之力……

034

有財富而懂節儉

《朱子家訓》有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一粥一飯,要明白其來之不易;半根絲線,也要知曉其物資生產的艱難。

無論貧富,懂節儉,是治家之根本。

晚清曾國藩,一生節儉自守。

衣著方面,他常年穿著家人紡織而成的土布衣服,唯一的綢緞褂子,只在重要節日出現,三十年猶如新衣。

居住方面,他反對大興土木,終其一生未踏進弟弟偷偷興建的新屋,還堅決反對家中購置私田。

飲食方面,更為人稱奇。

有一次,飯里有顆谷粒,他居然用牙齒把谷剝開,吃了米后,再吐掉谷殼。

而佐餐的菜肴,平時多以豆腐、腌菜佐食,一葷為主,被人戲稱「一品」宰相。

正是如此節儉的家風傳承,使得曾氏家族兩百多年人才輩出、興旺發達。

《左傳》有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節儉,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而奢侈,則是一切罪行中最大的惡。

同樣是皇帝:

宋代趙匡胤,用最便宜的綠布,穿最普通的布料,倡導官員節儉成風,從而打造了華夏地區的統一。

而隋朝的楊堅,卻過著酒池肉林的生活,鑄造奢華的宮殿,從而丟掉了大隋王朝。

同樣是明星:

某香港演員,每天騎著電動車拍戲,從不用助理,卻堅持15年,捐贈了100多所希望學校。

而有些所謂的「腕」,卻置豪宅、購豪車,保安開道、助理環繞,還挖空心思地偷稅漏稅,以致鋃鐺入獄。

有個成語叫返璞歸真。

因為見過名山大川的冷峻,所以看不上綾羅綢緞的奢華;

因為見過大江大河的奔騰,所以不屑于鐘鳴鼎食的俗氣。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往往更追求樸素的節儉,追求斷舍離后精神的富足、心靈的通透!

寫在最后

諸葛亮曾留下一句千古名言:「勿以身貴而賤人。」

人人生而平等:并無上下,亦無左右。

當你見過真我,就會懂得:有能力而保持謙卑,是尊重自己;

當你見過眾生,就會明白:有地位而幫助弱小,是救贖靈魂;

當你見過天地,就會體悟:有財富而依然節儉,是富養生命。

愿往后余生,以謙為榮,以德為尊,以儉為本,做一個真正見過世面,卻沒有身份感的睿智之人!共勉!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