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索站內資源

城府極深的人,往往具有4大特征!身邊若有這樣的人,趁早遠離…

季旭 2022/09/21

古人有言:「人之難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云不足以比其變」。

可見人心之多變,人心之難測。

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

只是有些人城府很深,善于偽裝,即便是熟識多年的至交好友,也未必能看清對方真實面孔。

不過,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即便城府再深的人,也會有這四種特征,遇到了要警惕。

隱藏很深,喜怒不形于色

城府深的人,往往喜怒不形于色,好惡不言于表。

包括性格、情緒都很難被人察覺,即便是相熟之人,也無法知曉其所思所想。

但是與之相處時,又時常覺得舒服。

與之交流,更是如沐春風。

看過一個故事:

西漢時,韓信還沒有發達時,非常落魄,正坐在一棵大樹底下乘涼。

樹上有一個小孩,故意往他頭上撒尿。

韓信沒有生氣,反而給了小孩幾文錢。

后來,有一天,又有一人在樹下休息,小孩故技重施,往那人頭上撒尿,那人惱羞成怒,拔刀相向。

結果小孩命喪黃泉。

這個故事顛覆了我對韓信沒有城府的刻板印象,其實韓信也是一個極有城府和智慧的人。

有人說,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處,他讓你感到舒服,要麼是他的情商遠高于你,要麼是他的城府很深。

劉慈欣在《三體》中寫道:一個城府很深的人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城府。

越是情緒穩定,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越要警惕。

城府深的人,不作惡還好,若是作惡,后果不堪設想。

與之交往,不可不防。

敏感多疑,處事心狠手辣

城府深的人,大多敏感多疑。

常常能注意到別人不關注的地方,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他的關注。

但同時,表面非常淡定,處事卻心狠手辣。

不出手則矣,出手必然不留余地。

如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生性多疑,對人對事非常敏感。

呂伯奢是曹操的故人,曹操在離開董卓返回鄉里的途中經過呂伯奢家,而故人不在,其子和一家人張羅著款待曹操。

可是曹操疑神疑鬼,恐呂伯奢一家加害于他,在沒有證據情況下,殺了呂伯奢一家。

離去之后,竟然折返回去,也殺了呂伯奢。

自此才有了那句廣為流傳的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后來包括華佗、楊修也都死在了曹操多疑之下。

殺了楊修的曹操心中過意不去,便送禮慰問楊修之父楊彪,明知故問:「公何瘦之甚?」

楊彪深知曹操為人,一個回答不對,可能命就沒了,只能暗含悲憤,答道:「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曹操羞愧難當,訕訕離開。

可他雖然放過了楊彪,但是楊彪卻對曹操更加忌憚。

敏感的人,往往多疑。

人一旦多疑,心性會詭異莫測,外人自然捉摸不透,就會給人城府很深的感覺。

伊蓮·艾倫博士曾提出:

「這個世界上有15%-20%的人屬于高敏感人群,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者。」

與高敏感者交往時,要帶有三分防備。

不害人,但不能不防人。

出爾反爾,擅于顛倒黑白

城府深的人,很少與人明面結仇,人緣很好,不管在哪里,似乎都如魚得水。

對很多事看破卻不說破,常常隨波逐流,通常給人的感覺是人畜無害。

只是一旦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便會出爾反爾。

顛倒黑白的本事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選擇有利于自己的,無可厚非。

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不為人知的是,愛迪生最拿手的除了發明,還有一項是通過暴力來獲取專利。

他曾雇傭一群暴徒去破壞別人的實驗室,從而讓自己先于別人拿到這項發明的專利...

更過分的是,他曾對特斯拉許以高額報酬,可是當對方將馬達和發電機出色完成改進之后,卻說:「你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

拒絕了許諾的五萬獎勵。

后來更是在特斯拉將交流電推廣開以后,雇員在公開場合做交流電電死大象的實驗,甚至利用公關手段,疏通監獄官員將絞刑改為交流電電刑。

這樣一來,特斯拉的發明就是無用且危險的。

愛迪生本人也能安心憑自己的專利賺錢了。

后來我們都知道,特斯拉窮困潦倒一生。

利益是人性的照妖鏡,更是檢驗人性最好的試金石。

當我們看清一個人真面目時,就不要心存幻想了。

因為對方一旦和你撕破臉皮,會不擇手段置你于死地。

與這種城府太深的人交往,說話做事一定要留一分余地,如此才不會陷入絕地。

示人以弱,不會好為人師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這句話是說,人的毛病在于總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好為人師,也許是一種本能。

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站在制高點,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這類人,其實除了好面子,滿足虛榮心之外,倒是沒有什麼城府。

《西游記》中的沙悟凈好似一個悶葫蘆,存在感就非常低,可是細想之下會讓人不寒而栗,他才是城府最深的人!

沙悟凈可是卷簾大將,玉帝的貼身秘書。

真假悟空那段,在六耳獼猴率眾圍堵之下都能帶師傅逃脫,可見武力并不弱,為何之前從不張揚?

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師傅念了緊箍咒,沙悟凈這個老好人為何不表態,不摻和?

悟空被趕回花果山,沙悟凈討要行李一番說辭滴水不漏。

悟空聽說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大喜過望,帶著豬八戒去認親。

沙悟凈卻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他哪里與你認什麼親耶?」

事后證明,沙悟凈才是最有城府,看人看事最透徹的人。

城府深的的人,往往目的性很強,不顯山不漏水,謀而后動;

城府很深的人,恰恰是那種不會好為人師,存在感不強的人;

城府很深的人,不在乎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經常示人以弱。

正是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城府深的人,不會置自己于輿論中心。

城府深的人正是深諳人性,才沉默寡言,不好為人師的。

如何與城府深的人相處呢?

有個最簡單的方法,兩少,兩慢:少說話、少表態;慢說話、慢決策。

人不可以城府太深,顯得過于陰沉,讓人畏懼;也不可毫無城府,如一張白紙,太過淺薄。

與人交往時,請銘記: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最后,愿你我知世故而不世故,歷滄桑而不失赤子之心。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