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圣人之道,在隱與匿】《鬼谷子》: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三樣東西」
2022/09/11

民間有句諺語:「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

行走在世間,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一時的刻意炫耀,并不能為自己增光添彩,反而容易招來禍端。

人到了一定年紀,應該學會沉淀自己,不顯山不露水,低調做人做事。

事實上,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炫耀這三樣東西

炫耀自己的財富

《增廣賢文》中說:「客不離貨,財不露白。」

意思是,出門在外不要離開自己的行李, 錢財也不能輕易露出來給別人看。

西晉時,荊州刺史石崇是聞名天下的富豪,富可敵國。

《世說新語》中記載,石崇的住宅宏麗非凡,連廁所都修得精美絕倫,里面還有身著華服的侍女捧著香袋伺候。

他不僅喜歡花式炫富,還曾和晉武帝的舅父王愷斗富。

聽聞王愷家刷鍋用的是糖水,石崇就讓廚房把蠟燭當柴火燒;王愷在家門前用紫絲編成四十里的屏障;石崇就用更貴重的彩緞鋪滿五十里,轟動洛陽城。

晉武帝看不過眼,賜了舅父王愷一株二尺高的珊瑚,舉世罕見。

誰料到石崇見到后,將珊瑚樹打個粉碎,然后笑著說:「不過一株珊瑚,我賠你。」命人取來六七株三四尺的珊瑚,狠狠地打了王愷的臉。

好景不長,「炫富」看起來贏了,但也被有心人盯上了。

大將軍司馬倫身邊的紅人孫秀覬覦石崇家財,便誣陷石崇為叛徒同黨,石崇全家老少都被抄斬,家財一朝散去,落得個人財兩空的凄慘下場。

《道德經》中有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一有錢就奢侈炫耀,難免讓人眼紅惦記,招來禍患出問題是遲早的事。

那些急于用外在的繁華裝點自己的人,恰恰透露出自己格局不夠、內心渺小。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錢財只是生活的保障,而非炫耀的資本,而比起顯露出來的虛榮,更值得炫耀的是骨子里的修養。

炫耀自己的人脈

國學大師林語堂曾寫《今人的十大惡俗》,其中之一就是「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

與人交談時,話里話外總炫耀自己認識多少大佬牛人,身邊的圈子階層有多高級。

似乎認識誰,就能成為誰;在什麼圈子,就有多少資源。

看過一期求職節目《非你莫屬》,里面有個年輕人讓人印象深刻。

他身穿西裝,談吐舉止優雅大方,還說自己認識很多企業家大佬,其中就有格力董事長董明珠。

面試官表示很詫異,問道:「你認識她,她認識你嗎?」

年輕人非常肯定地說:「認識,如果不相信,我可以當場撥打。」

面試官也想探探小伙子的深淺,就說,那你打個試試。

意料之中,電話響了很久,一直沒有人接。面試官就問,你之前打過電話嗎?

年輕人一下子語塞,聲音也低了,說沒有。

又解釋說之前也沒什麼特殊的事,所以沒打過,不過自己真的認識董明珠,兩人還在一次會議中交流過。

場面一度尷尬,最后小伙子最終以求職失敗黯然離場。

俗話說:「嶺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棲。」

真正的人脈,不是你和多少人打過招呼,而是有多少人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你有用的時候,人脈才會洶涌而來。

人脈的本質,是一場資源互換。

這并不是世態炎涼,而是在沒有深厚感情的前提下,人脈不人脈,全憑實力。

對于實力不夠的人來說,嘴里炫耀的人脈,看似全線飄紅,其實全是虛假繁榮。

真正成熟的人,從不炫耀自己的人脈,因為他們知道20元的人民幣設計得再好看,也不如100元的招人喜歡。

炫耀自己的過去

古人說:「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總有人沉迷于自我優越感,過去有點成就,就四處炫耀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顯得無知可笑,往往路越走越窄。

而真正成熟的人,越是沉默不語,保有內心的謙遜和平和。

今年的5月22日,舉國哀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長沙去世。

袁老生前,一生成就無數,全國唯一的特等發明獎、特等進步獎、最高科技獎三大國家頂級榮譽歸于一身......

即便是榮耀滿身,他從不炫耀,鉆進田間地頭一干就是幾十年,心心念念的都是13億人的溫飽。

看紀錄片《時代我》時,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袁老的三位孫女的采訪。

采訪中談起一件趣事,其中一位女孩被自己的老師問起:「你知不知道你爺爺是干嘛的?」

出乎意料的是,女孩回答說:「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懂,我說我爺爺是天天看天氣預報的。」

內心很受觸動,袁老如此有名望的人物,孫女卻連他做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他的雜交水稻養活了中國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他也只把自己當做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種田人。」

京博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馬韻升說:「優秀是卓越的大敵,任何時候都要告訴自己,現狀就是最差的,要不斷地改善進取,向別人學習。」

那些總炫耀自己過去的人,驕矜淺薄,內心是空虛匱乏的。

真正成熟的人,越是有本事越是不把自己當回事,他們早就拋卻了浮華,從不張揚,默默著積蓄力量。

這種謙卑,如天上皎潔的一輪明月,散發著人性的柔光。

鬼谷子說:「圣人之道,在隱與匿。」

炫耀自己,其實就是活在別人的眼里,活給別人看。

況且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不顯山不露水,意不狂行不躁,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有的姿態。

不炫耀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不炫耀人脈,都是資源互換;不炫耀過去,都是既往篇章。

做人,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才是永恒的成功之道。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