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
《左傳》有言:「太上有立德,傳之久遠,此之謂不朽。」
人活于世,人品才是最大的資本。
一位哲人曾言:「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為重要。」
做事先做人,人好,事自然好。
事有因出,必有果。凡事到最後,拼的都是人品。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真正的君子,當以人品包容萬物。
人活一世,可以不貌美,可以平凡,沒不能沒有好的人品。
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最硬的底牌。
人品好,人生之路也會越走越順。
徐世昌說:「凡建立功業,以立品德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
而人品有所欠缺的人,即使財富再多,終究會變一張廢紙;即使權勢再大,終究也是過眼雲煙。
做人,以人品為根,做事,以良心為本。
人這一生,人品越好,路也越寬;人品越差,路只會越走越窄。
做事,一定先做人,厚德方能載物。
張衡曾有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一個人的人品、道德、靈魂,與其職位、權力沒有任何關係。
人,不要擔心職位不夠高,權力不夠大,而是應想想「品」,是否行的端,坐的正;是否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還記得小悅悅事件嗎?
兩歲的小悅悅,在馬路,接連被車碾壓達七分鐘。
18名路人冷漠駐足觀望,卻沒有一個人上前,不由得讓人脊椎生寒。
直到拾荒阿姨陳賢妹,跑過去,將小悅悅抱起,送去了醫院。
為此,陳賢妹老家的鄉政府特地找到她,給她養老費,並邀請她免費住進當地養老院,免去花甲之年還在外勞累。
之後,陳賢妹做手術住院,花費了兩萬多。
醫院知道了她的身份,愣是沒收一分錢。
她雖是個地道的村婦,然而在人品方面,卻比所謂「名流」「社會精英」高尚了許多。
她的人生信條是:「我相信,好人是有好報的。」
為此她一直教導自己的孫子,「別管別人怎麼做,你一定要做好自己,幫助別人。」
人品好的人,走到哪裡都有福氣。
那個年近古稀的拾荒阿婆,命運從來不曾虧待她。
其實,這個世界就像一個鏡子,你怎麼對待它,你便怎樣回報你。
生活,不要擔心失去希望,只要人格尚在,就始終有人在堅守。
她或許不起眼,或許很渺小,但人品好的人會在不經意間拾起一座久違的招牌,在某個地方發光,讓豐碑永立。
其實,生活,你只需善良,其他上天自有安排。
古訓:「無德無行而取利,必有禍;善行善德而受難,多有福。」
一個人,有德有才,才會有福氣,如果德行不好,那必有災禍。
秦始皇的謀士,李斯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此人雖有才智,但人品不好,為了得到高官厚祿,害了很多人,其中同窗韓非子便是其中之一。
韓非子所著的《孤憤》、《五蠹》等到了嬴政的大為讚賞。
這讓李斯懷恨在心,便讒害韓非子,並背著嬴政逼韓非子在獄中服毒自盡。
秦始皇死後,李斯又在趙高的誘惑下,篡改了嬴政的遺詔,讓胡亥當了皇帝。
此後,秦國政權岌岌可危,李斯以為能手握重拳,但又卻被趙高所害,最終被「俱五刑」腰斬。
當一個人只顧追求利益,而忘記了人品,那災禍也不遠了。
古人雲:「德不稱,其禍必酷;能不稱,其殃必大。」
一個人的德行如果不過關,那麼他所握的權力、金錢,必定可危,遭到的禍患必定是嚴酷的。
人性固有弱點,若不克己,欲望、私心就像決堤的洪水,四處蔓延,人生自然堪憂。
孔子曾言:「得才兼備,以德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德是本,才是末,好人品才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因為一個人品好的人,上天自會善待,而人品不好的人,必有災殃。
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走到哪裡,都有好運!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