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上,她從來都不是蕓蕓眾生里的一份子,她不像一個常人活得那般順遂,她逃離循壞的軌跡,打破安穩的死寂,她解釋不出這樣做的原因,但也從未被其所困擾。
明知道結果未曉,也要飛蛾撲火,因為愛情的滋味香茗又復雜,想一試二嘗三醉四夢醒。
1943年,三毛出生于重慶市,從小飽讀各類書籍,被書中優美的辭藻和浪漫的情懷所深深吸引,這讓她在文學作品上有所造詣,于1962年,在《現代文學》刊物上發表了處女作 《惑》,受到廣為關注。
同年,在中國文化大學創始人(位于台灣)張其昀的邀請下,前往文化大學哲學系念書,在這里,有了她的初戀,相識了舒凡。
舒凡原名梁光明,他才華橫溢,學生時代就已經用自己的筆名相繼出了兩本書,他是三毛高一屆的學長。
在學校里,舒凡憑借自己卓越的才華以及俊俏的外表深得同學和老師的喜歡,同時人生閱歷也頗為豐富,任職過老師,參軍過,可以說是當時的校草,所有迷妹都為他傾倒。不過一向獨來獨往,冷若冰霜的他并不理會這些浮沉的聒噪,只是專注于自己的學業和作品。
當時的三毛只是眾多迷妹中一個不起眼的螻蟻,再加上德藝雙馨的女子比比皆是, 三毛深知自己碌碌無為,相差甚遠,不免讓她黯然神傷,只能把舒凡默默地放在心上,偷偷地喜歡。
這份喜歡從見他的第一眼就深深跳動著,在此之前三毛是因為抑郁癥休學的,可見是舒凡的光芒照亮了她內心的沉悶,讓她再次擁有信心站了起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無疑是激發了她莫大的勇氣。
優秀的人往往是互相吸引的,三毛于是靠之前寫過的作品功底展現出自己的寫作才華,名氣也逐漸上升,心情也日益開朗,這也讓她在學校撐起了自己的一小片天。本以為能博得舒凡的賞識,可他依然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從不關注與他無關的人和事,也沒有因三毛的才氣所觸動。
面對這樣的一個男人,三毛并未退避三舍,相反更加勾起了三毛對這個男人的欲望和好奇心。于是她寸步不離地跟著舒凡,還經常逃課去戲劇系課堂旁聽,因為有他在的地方,三毛都感到無比快樂。
聰明的舒凡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清楚三毛的意圖,盡管她像個棉花糖纏著他好幾個月,他也是無動于衷,漠不關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三毛拿到稿費的那天,事情有了些許轉機。
三毛聘請了很多同學,在場座無虛席,人聲鼎沸,可她心里平靜的似一灘死水。 就在這時,一個西裝革履,身材硬朗,神采奕奕帶著風的男人走了過來,三毛頓時兩眼發亮,內心的喜悅溢于言表,腦海里都是舒凡的樣子,她覺得她有機會了。
宴席上,大家談笑風生,三毛帶著幾分嬌羞起身主動與舒凡碰杯示意,可他還是那般冷淡,只是禮貌性的舉杯,轉眼間就和其他同學推杯換盞,三毛頓時心灰意冷,覺得自己是一廂情愿,他只是個不解風情的男人。
那次聚會后,三毛一度心寒,險些又再次幽禁了自己。好在她還是對舒凡充滿愛意的,心想,不能這麼遺憾過去,他不主動,總要有一個人先開始。
于是三毛告白了。
那天涼風習習,球場上晃動著人影,此時,他再次出現了,三毛的心又再次「砰砰砰」直跳, 這次她鼓起了勇氣,朝他走去,一百米的距離,卻走得顫顫巍巍。
看到面前的他,三毛臉紅耳赤,方才醞釀的千言萬語現在變得啞口無言,兩人僵持了好一會。這時,三毛陡然從他衣袋中拔出一支鋼筆,在舒凡的手心寫下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寫完便匆匆離去。
下午的課堂,越聽越索然無味,三毛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滿腦子都是他。于是曠課逃回家守在電話機旁邊,一直等候他的來電。
夜幕低垂,夕陽的光照在了她焦慮的臉上。忽然,鈴聲響起,興奮的她接起了電話,仔細聆聽是舒凡的聲音,說約她見面。
就這樣,在三毛的主動追求下,冷若冰霜的他被溫暖了,兩人步入了愛河,至此情意綿綿,柔情蜜意,這段關系持續了兩年。
「舒凡,我們結婚吧!」三毛太愛他了,愛的患得患失,在他即將畢業時,帶著惶恐說出了這句話,她愿意為他休學,陪他走天涯,然而這句話說出口, 內心漂浮不定的種種答案卻纏繞在她身體里。
舒凡是一個穩重的男孩,看到眼前這個女孩忽然覺得她太急切了,現在一無所有,沒有工作,沒有經濟收入,想要等事業有成了再給予她幸福,于是果斷拒絕了三毛的求婚。
這是三毛的初戀,這是三毛的第一次向男人求婚,她想要聽到那個男人答允,想要與他長相廝守,想要安定的生活,然而并沒有如她所愿,不免心生悲涼,給了她沉重的打擊,于是毅然決然辦理了出國的護照和機票。
臨走前,她還是心有不甘,給了舒凡一個選擇,問他如果能給她未來,她愿意現在立刻放棄出國。
戀愛中,男人往往是更愛自己,他并不能理解這是女人對他的挽留和妥協,相反更多的是覺得她在無理取鬧威脅他。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執迷于愛情中的女人更是愚昧幼稚的。
三毛在這場戀愛中陷得極深,以至于丟掉了學業,丟掉了愛人,丟掉了一個家。
三毛將流浪當做一種心靈的救贖與洗禮,這也讓她收獲了一生的摯愛與幸福。
她先后游歷了54個國家,相比潦倒,她收獲更多的是對愛的追尋奮不顧身的自由與快樂。途中,邂逅愛人荷西,兩人一見鐘情,情投意合,被文化的差異所吸引,并寫下了《撒哈拉的故事》。
書中曾說: 「撒哈拉的沙在我每想你一次開始飄落一粒,太平洋的水就在我每想你一次開始凝聚一滴。」作家的筆下盡是這無處安放的魅力。
此時的三毛擁有陪伴她一生的男人,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名利雙收。反觀舒凡則在文化出版社安慰的上下班,并放棄了寫作,那個氣宇非凡的少年如今也擠進了浮沉的聒噪中,令人唏噓。
命運就是這般捉弄人,曾經的舒凡像三毛一樣過著,而今的三毛像舒凡一樣活著。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