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曾說:「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與人交流時,不僅要注意說話的內容,更要控制說話的語氣。
語氣,就是一個人內心最精準的溫度計,能反映出最真實的修養。
一個人的語氣,就是他內心的樣子。
1
你的口氣,暴露了你的修養
作家若松亞紀寫過一本書叫《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她在書中特別強調:「一個人修養的高低,看他說話的口氣就能知道。」
口氣大的人,說話時高高在上,從不把別人的感受放心上,最后只會招來他人的厭惡。
網路博主 @十一就曾講過單位的一位老大姐。
她在單位工作多年,仗著自己資歷老,常常對同事大呼小叫。
前些日子,一位新來的年輕人恭恭敬敬地向她請教問題。
誰知,她頭都不抬,高聲說道:「這麼簡單還要問我啊?你不會是找關系進來的吧?」
年輕人頓時被嗆得說不出話來,感到非常委屈。
見此情形,其他人趕忙過去安慰他。
這時,老大姐又冷冷地添了句:「看你這矯情樣!」
聽了這話,年輕人不再理會她,默默回到自己的位子。
因為語氣刻薄,老大姐得罪了很多同事,慢慢地大家都疏遠了她。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說話從不注意分寸,完全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在三言兩語之間,就會對別人造成莫大的傷害。
其實,惡劣的語氣是一把雙刃劍,在中傷別人的同時,也會將他人從自己身邊推走。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懂得把別人放心上,言語間總是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度和善意。
在一期《詩詞大會》上,有一位農村阿貝因為十分喜愛詩詞,便主動報名參賽。
一輩子都待在農村的他,第一次站在這麼大的舞台,非常緊張。
主持人董卿看了,當即溫柔地說:
「因為那詩啊,就像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始終帶給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澆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長,一直到今天。
所以即便您答錯了,那也是這個現場里,一個最美麗的錯誤。」
董卿的一席話,如和風細雨,既緩解了阿貝的緊張,又讓阿貝卸下心理負擔,不擔心答錯了會難堪。
古人云: 「心存善念,方能口吐蓮香。」
那些為人謙遜,彬彬有禮的人,說話多是溫聲細語,能在言語中照顧到別人的感受。
一個人說話的口氣,就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教養。
心存善良,說話有溫度,才能避免沖突,收獲舒適的關系。
2
你的音量,反映了你的性格
梁實秋說: 「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話是文明。」
一個人說話音量的高低,雖然只是一個小細節,卻能反映出你的性格。
我之前在傳統媒體工作的時候,有個同事小王是出了名的大嗓門。
有一次,台里錄制節目,領導安排小王和另一個同事負責錄制,兩人分工不同。
小王主要負責前期腳本和拍攝,另一個同事負責后期的剪輯。
可成片出來后,風格和他們一開始商定的差異很大。
這時距離交片只有一天時間了。
小王當場就急了,扯著大嗓門喊道:「之前明明溝通得很明白,你怎麼就不理解呢?」
一下子,整個單位的人都聽見了,紛紛放下了手頭的工作,盯著他們倆看。
對方看到這情境,覺得十分難堪,就提醒他聲音小一點。
誰知小王又吼了聲:「你自己干的錯事,還怕被別人知道嗎?」
對方瞬間就氣不打一處來,直接跟他吵了起來。
結果,片子沒剪出來不說,兩個關系還鬧得非常僵。
作家梁爽曾說過:
我越來越覺得,大聲說話不是豪爽,而是對他人感受的漠視。 說話音量降低幾個度,幸福感便能提升好幾倍。 因為大聲嚷嚷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小聲說話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
胡適的母親就深諳此理,說話向來輕聲細語。
胡適小的時候,即便犯了大錯,母親也不會大聲吼罵他。
而是把他拉到沒人的屋子里,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
后來胡適感慨道,是母親的細聲慢語,讓他冷靜地接受批評、悔過。
生活中有很多人以為說話嗓門大,就更有氣勢,能夠說服別人。
其實,別人聽來,只會覺得你性格暴躁,不好相處。
說話聲音太大,語氣太沖,最終顯得惡意滿滿。
要明白, 高音刺人耳,低聲悅人心。
當你開始小聲說話,懂得控制自己的音量,生活自然會多些和氣。
3
你的語氣,就是你內心的樣子
主持人蔡康永,一直是娛樂圈典型的高情商和好人緣的代表。
他出道數十年,主持過多檔節目,但在他身上,我們很難見到盛氣凌人的姿態。
無論同誰交談,他仿佛永遠都是溫聲細語,娓娓道來。
曾有人問他,為什麼在辯論中,你說話還能如此溫柔?
蔡康永解釋道:我只是在用心說話,心平自然氣和。
正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語氣,同樣也是他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內心溫柔豐富的人,言談舉止,自然會讓人如沐春風。
而一些性格偏激、靈魂貧瘠的人,往往開口就會大喊大叫,滿口諷刺。
《儒林外史》中六十多歲的老童生周進,是當地有名的教書先生。
有一次,幾個家長請他吃飯,還邀來一位剛中秀才的年輕人梅玖作陪。
落座時,按年齡排序周進最大,理應坐在上席。
可梅玖卻輕蔑道:
「按照學校規矩,秀才是不和童生放一起排年齡的。不過,今天就算了吧,還是請周先生上席。」
雖是謙讓之詞,可梅玖譏諷的語氣,令場面很是尷尬。
家長們紛紛搶話救場,周進卻溫和地道了謝,還將梅玖夸贊一番。
隨后,梅玖聽說周進只吃素齋,就又講了個呆秀才吃齋的笑話。
故事講完,他還不忘諷刺道:「像我這周長兄,如此大才,當然不呆的。」
話還沒說完,就自顧自哈哈大笑起來。
周進只得無奈稱「是」。
此后,梅玖仗著自己秀才的身份,從不給旁人好語氣,于是越混越差。
而周進因為溫和有禮,后來受到同鄉們的資助,最終考中進士,當上了大官。
詩人本·瓊森曾說: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
好的語氣,就是一個人的內在顏值,能給人留給好的印象。
生活中,學會把「你能行?」換成「你能行!」
把「你怎麼才回來?」換成「你回來啦!」
把「你難道不會嗎?」換成「我來跟你說。」
與人交往,平心靜氣地說話,就能使人身心愉悅。
一個人能控制好語氣,就是給自己的精神內在化妝。
▽
古語有云:「一言足傷天地之和,一事足折終身之福。」
語氣,雖然細微,卻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就如學誠法師所說: 「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說話有個好語氣,這輩子,你才能擁有一個好運氣。
余生,愿你我言談有尺度,語氣有溫度,在哪兒都能如魚得水,活得游刃有余。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