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先生,蘇秦、張儀嘗從之學縱橫術,孫臏、龐涓學兵法,弟子五百。在世數百 年,后不知所終。
世間上有許多高人,他們隱隱在某個角落,但對歷史的影響特別大,鬼谷子就是其中之一了,他是活躍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隱士高人。歷史上對鬼谷子的記載很多,比如我們熟悉的縱橫家,張儀蘇秦等影響春秋戰國走勢的人物,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可見鬼谷子的能力有多強了。
其實鬼谷子除了在軍事等方面有造詣外,還包括其他方面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才在鬼谷子面前就如同太陽與星星一般的對比,謀略不及鬼谷子的萬一。我國古代有許多關于謀略方面的專家,而鬼谷子就是他們的老師,被后世稱「謀圣」。
鬼谷子原名王詡,是一位杰出的謀略家,縱橫家和兵家鼻祖,主要的作品有《鬼谷子》,此書被后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在有些朝代《鬼谷子》著作還是一本禁書。
《鬼谷子》一書中,我們看到了鬼谷子的智慧,書中許多話都非常有道理。
比如鬼谷子認為,一個人若容易被激怒,并不是心胸狹窄,是不懂這3個道理。
這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生氣不能泄氣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有時候會讓人非常氣憤,容易產生情緒,從而對某人生氣。
鬼谷子認為,一個人容易被激怒,第一個不懂的道理就是生氣不能泄氣。
假設你被別人誤解了,是別人冤枉了自己,這個時候一般會非常煩躁,覺得被別人否定了,不相信自己。不過這個時候的生氣是一種無能的表現,真正的強者會坦然接受,正視自己所處在的環境,想辦法為自己正名。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把不開心的事情,當成對自己的鍛煉,在今后的生活中吸取教訓,讓自己漸漸變得強大。
生氣可以,但不能生泄氣,不能否定自己,把暫時的困難當成對自己的考驗。
生氣不能慪氣
有些人在職場上遇到不公平不開心的事情后,往往很容易生氣,然后通過某種手段來發泄自己。
鬼谷子也認為生氣不能生慪氣,所謂慪氣就是通過懲罰自己,達到釋放自己情緒的作用,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同時也是十分不理智的。
現代有許多年輕人稍微有點不開心,別人惹自己生氣了,就會自己一個人在酒吧等場所把自己灌醉,或者去飆車,通宵等通過某種活動來發泄自己。其實這是拿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是一種不合理的發泄方式,屬于生慪氣。
其實這種辦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是暫時麻痹了自己,真正想解決問題,應該與別人多溝通,發泄心中的不滿,讓他人傾聽自己的難處,從而得到真正發泄。
生氣還要爭氣
在生活中自己難免因為成績差被學校老師和家長批評,或者在工作中因為任務完成不好被老板批評,這個時候我們沮喪,會偷偷地氣某個人。不過光生氣是沒用的,在別人質疑你能力的時候,需要拿出行動來證明自己,讓別人看到你的能力,從而認可你自己。
在被批評,被教育的時候,假設你能夠化生氣為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改變,讓他人對你刮目相看或者羨慕你,這是你最好的發泄方式。總之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生氣,但不能生這三種氣,否則對自己的百害而無一利的。
參考資料《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