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明心寶鑒》: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2023/04/07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那些流傳至今的典籍,保留了老祖宗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明心寶鑒》中有三句古訓,堪稱為人處世的至理名言,每句話都價值千金,值得我們細細回味。人到五十,背熟這三句古訓,領略其中的處世智慧,時時警醒,將來會有大福報。

人非賢莫交

古人常說,交友需勝己,似己不如無。意思就說交朋友要交比自己優秀的,如果跟自己相近,甚至還不如自己,那麼還不如沒有。

跟優秀的人交往,在耳濡目染之間,學習到他們的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我們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反之,如果跟平庸的人相處,久而久之,我們也會變得平庸。更嚴重的是,如果結交到心術不正的人,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種朋友多一個不如少一個。

人到五十,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所以在交友的選擇上,一定要慎之又慎。朋友貴精不貴多,如果對方不夠優秀,不值得我們浪費自己的時間。

物非義莫取

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線,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拿,不義之財不取。在這一點上,不需要別人的監督,而是自己發自內心的自覺。君子慎獨,在沒有其他人在場的時候,更要心懷敬畏,不能因一時的貪欲做出違背良心的行為。

老人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任何大錯,最初都是一點一滴的小錯誤積累而來的。一件事只有對或錯,絕對不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切不可存僥幸心理。不能因為覺得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就輕易逾越底線。如果一步踏錯,嘗到了甜頭之后,往往還會一次次逾越底線,最終徹底喪失自己的良知。

事非是莫說

做人要懂得,禍從口出,很多麻煩都是因為管不住嘴巴惹來的。遇到自己不確定的事,千萬不要隨便跟別人說。更不要隨意造謠,在背后說人是非。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口出惡言,于人于己都毫無益處。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在閑暇時間,少去人多嘴雜的地方,更不要背后議論他人是非。經常流連是非之地,早晚也會給自己招惹是非。

做人要懂得,與其揪著他人的缺點不放,不如以此為鏡,看清自己是否有類似的缺點。懂得包容他人的缺點,同時反省自己的不足,才是大智慧的做法。

人生在世,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走入歧途。更要不斷鞭策自己,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不斷完善自己。

人非賢莫交,物非義莫取,事非是莫說。人到五十,背熟這三句古訓,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時時警醒,將來會有大福報。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