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六祖壇經》八句佛語,點醒執迷人生
2023/02/16

《壇經》,佛教禪宗典籍,禪宗代表著作之一,亦稱《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是佛教禪宗祖師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及啟導門徒的言教,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由其弟子法海等集錄。

今天,書君介紹的就是關于六祖壇經的經典語句。相信你一定知道其中的名句。

一、明心見性,直指本心。

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了,所以說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見不生不滅的本性。乃禪宗悟道之境界。

二、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當我們修行的時候,如果想到到達淨土,就應該先讓自己的心靈澄淨,滅除煩惱妄想。當我們的心靈清澈之後,我們所見到的環境自然也沒有汙穢,處處皆是淨土。

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四、迷途經累劫,悟則刹那間。

這句話大意是說:迷惑的時候就像是經歷多番劫難一樣,苦苦追求而不可得,而幡然醒悟卻是在一刹那的瞬間。

五、一刹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你不理解和認識自己的本性,那麼佛也就是眾生,如果一個念頭是正確的,那人世間眾生就是佛,所以知道一切都存在于你自己心中。

六、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

有情眾生,能鬆弛能運動,無情的木石,不能覺悟不能運動。

如果你修身不動,心念不起,就和無情木石一樣了,你就著像了。

那樣的話就不能夠排除你的無名煩惱,「自我」覺悟本性,解脫自在。

七、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來身去本三昧。

這首偈非常重要,這是修自性戒定慧的方法。

心裡不應該有是非,這是自性的戒律;(戒)心裡不應該有混亂,這是自性的安定。

(定)心裡不應該有疑問,這是自性的智慧;(慧)攝心為戒。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八、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這是用風幡和心來作比喻而已。

心指的是本性,是成佛的根本,是一切眾生皆備之本能,風與幡則是種種相。

六祖不僅一語道破心與相的關係分別,也點醒了在爭論的和尚。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