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老子:人厚道,天不欺
2023/02/21

為人處事,唯有厚道,方能持久。

《道德經》中說:天之道, 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講天道,講自然,其目的,無非是讓人師法自然,學習聖人純真的心靈和厚重珍貴的人格。

為人處事,唯有厚道,方能持久。

做一個厚道的老實人,就一定能受到上天的眷顧。

人格厚重,立身之本

老子雲: 大丈夫處其厚,不拘其薄,處其實,不拘其華。

我們的老祖宗講「忠恕之道」講「天道」,都是想教我們如何為人。

君子以敦厚立身,不居于淺薄,樸實純真,不居于浮華。

如果想要積累人格的厚度,那就要真誠善良,務實淳樸。

不因小事計較,不在大是大非上糊塗,先人後己為人著想。

唐代判官任迪簡在赴宴時遲到,按規矩罰酒。侍衛一時疏忽,竟然把醋壺當成了酒壺呈上。

結果任迪簡喝了一口,酸不可耐,正要提醒。忽然想到,此時點破,侍衛難逃殺身之禍。

于是乎,任迪簡咬緊牙關,硬是一飲而盡。相傳當時是「吐血而歸」。此事傳出,滿城轟動。

人人都為任迪簡的人品讚歎不已。這種厚道,是大丈夫的胸懷,是氣度與擔當。

厚道,是一種心量,更是一種襟懷。

它摒棄了世俗的斤斤計較,釋放著容納百川的巨大力量。

與人為善,立命之基

老子雲:物或損之而溢,或溢之而損。

老子認為,物極必反,器滿則傾。不能做超過限度的事,不要誤以為為他人付出會損失自己。

在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成全他人時,自己的獲得是無量的。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所做的,其實也在成全著自己。

一位農夫在幹活時發現了一個在沼澤中掙扎呼救的小男孩。于是跑過去,救起了他。

男孩的父親是一位富商。

為報農夫救子之恩,他出錢讓農夫的兒子上了當地最好的醫學學校。

幾十年後,農夫的兒子學有所成,他發現了治療結核病的青霉素。

而富商的兒子,在一場大病中,因為這種青霉素幸而得救。

那位青霉素的發現者是著名醫學家弗萊明,而得救的富商的兒子,就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人生是一個奇妙的輪回,我們幫助別人,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受到他人善意的饋贈。

與人為善,是每個人做人的基本準則,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像古聖先賢所期望的那樣,恬淡安詳。

謙虛厚道,成功之源

老子雲: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一個人的實力不是誇誇其談的口才,而是使人心服口服的實力。

一個令人尊敬的人往往是既有才能,有謙虛謹慎受人歡迎的人。

春秋時期,衛國人孔圉,謙虛好學,勤奮踏實。

他死後,衛國的國君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人們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為「孔文子」評價過高了。他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孔文子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于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古往今來,在為人處事中,忠厚老實一直是不變的信條。

忠厚為人,終究會受到上天的眷顧;

忠厚處事,一定會贏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如果你身邊有厚道之友,請格外珍惜。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