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一生遊歷59個國家,把經歷寫成無數感人故事。
她文筆動人,足跡所到,筆下盡是愛和浪漫。
四十多年過去,三毛和荷西當年居住的沙漠小鎮阿尤恩,依然黃沙滿天,但是很多人願意買一萬多的機票,去那裡尋找三毛足跡;
酒店貴得離譜,粉絲也毫不猶豫下單,寧願吃一個月土,也要去看看三毛住過的地方。
三毛住過的迦納利群島,每年遊客高達1500萬,大多是沖著三毛荷西愛情故事去的。
三毛寫的《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也成為永不衰退的經典。
三毛活成一個傳奇,她嚮往自由和遠方,又放不下瑣細溫暖;她敏感脆弱,又堅強勇敢;她出塵脫俗,又極愛人間煙火。
她像雲一樣飄逸,又像樹一樣剛強。
三毛在情與愛淬煉中修行,在空無與厚實中追索。
踏過泥濘,披荊斬棘,熬至生命滴水成珠,把愛與痛凝練成永恆的詩。
讀遍三毛所有的書,總結出這四條人生哲理,一起來品讀。
你有S的勇氣,難道沒有生的勇氣嗎?
一位自稱「被棄的女人」,寫信向三毛求助。
她的丈夫赴美留學後提出分手,她忍痛分手,幾乎崩潰。
她問三毛:「我為什麼要再活下去?」
故事發生在幾十年前,那時的女人嚮往愛情和婚姻,當作是生命的全部。
沒有了愛,沒法活。
如果是現在,分手沒什麼大不了。傷心就大哭一場,抹幹眼淚繼續過好生活。
分手就是關了一扇門,但是可以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三毛鼓勵她:沒有人能棄你,除非你「自棄」;不好的婚姻,早離開是好事;沒有丈夫,也能活得很好。
三毛髮出靈魂的詰問:「你有*的勇氣,難道沒有生的勇氣嗎?」
看到三毛這樣說,人們也許會問:三毛,你說得輕巧,你自己呢?
是的,「貪愛」的三毛,兩次「失去」摯愛:深愛的未婚夫結婚前一夜猝*在她懷裡;
她和等了她六年的荷西到撒哈拉沙漠流浪,生活艱辛卻過得無限精彩。
六年後,荷西離她而去,又是生*分離。她說:「我躲在黑暗裡,思念荷西幾成瘋狂,相思,像蟲一樣的慢慢啃著我的身體,直到我成為一個空空茫茫的大洞。」
三毛療傷、寫作、演講,鼓勵別人熱愛生活。卻在47歲那年離開人世。
網友們心疼她:那你又為什麼不好好活著?
卻有人幫她辯解:她在勸自己,而不是勸世人,你勸自己要堅強勇敢,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做到。
三毛經歷的苦,受過的痛,比別人多;感受痛的程度,又猶為敏銳強烈。
但她無憂無懼,愈難愈勇于向前;越痛越要迎風綻放。在貧瘠中活得豐滿,在黯淡中活得明淨質樸。
人生的路上,她灑下芬芳留下一路香。
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水源稀缺,搭床很難找木柴……她「白手起家」,兩人建起溫馨又特別的家。
她到大西洋的海島上,像「笨人」一樣過日子,簡單卻有滋味。
她說:
「最初的人類如同地球上漫遊野地的其他動物,在大自然的環境裡辛苦掙扎,只求存活。」
從最原始去創造一份屬于自己的生活,有獨一無二的魅力。
三毛說:身體形式都不重要,境由心造,一念之間可以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通透簡單的人,窗臺上的一朵花,都能感受到它的明亮;不受紛擾的心,小如一粒沙,都不會忽略它的存在。
三毛活得簡單又熱鬧歡喜。
結婚手續復雜,簡單的三毛說乾脆不結,荷西卻堅持給三毛一個儀式。
兩人滿心期待跑了三個月郵局,等到結果那天,他們決定第二天結婚。
荷西拉三毛到一個不太像樣的電影院,看《希臘左巴》,慶祝告別單身。
荷西送三毛的結婚禮物,是一個有點嚇人的駱駝頭骨。結婚那天,兩人到法院行禮,他們簡單得像是看熱鬧的。
三毛想顯得隆重些,在廚房拿了香菜別在帽子上。
舉行儀式時三毛無意拿帽子扇了幾下,結果香菜掉了一地。
回到住處,他們發現法官忘記讓他們交換戒指,兩人就自己交換。
換作他人,覺得將就委屈吧?三毛就這樣把自己嫁了,甘之若飴。
她在撒哈拉的幾年,是生命中最陽光燦爛的日子,她靈感不斷,寫出《撒哈拉沙漠》和《雨季不再來》,驚豔世人。
三毛去垃圾場撿舊輪胎,用鐵皮和玻璃給荷西做風燈。兩人清貧,卻過得豐富快樂。
她說:「對于復雜的生活,人們怨天怨地,卻不肯簡化。心為形役也是自然。」
「我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只要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論語》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學會簡化物欲的人,都能活出靈魂的豐盈自在,明媚光彩。
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
「一個不快樂的女子」寄來一封信:29歲,未婚,低層辦事員……很自卑,生命最終的目的何在?
「最低層、貧乏、黯淡、自卑……」令人沮喪的字眼。
三毛告訴她,生命的意義在于「尋求真正的自由」,然後盡情享受生命。
三毛說:你有正當職業、租得起房間、容貌不差,又懂得探索生命意義。——並不貧乏呀。
你看,換個角度欣賞自己,悲觀就拜拜了。
三毛說:「一個不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
三毛說,她會把自己的「斗室」打扮得煥然一新:刷白,掛上美麗的窗簾,牆角做個書架,養盆景掛幾張畫……
給自己買件美麗的衣服;換個髮型,耳目一新。
去充電學習,交朋友,其實大多數人跟你一樣,平凡又美美地活著……
美麗的生活,並不需要太多金錢,換個心情讓自己一點一點豐富起來。
三毛描繪著藍圖:你靜下心來培養一兩個興趣,為自己增值,就是有魅力的女人了。
一個人變美,變得生機勃勃,在于學會欣賞自己,讓自己美起來,好起來。
「下次,將那個‘ 不’字刪掉了好嗎?——你的朋友三毛上」
三毛總是溫柔細緻地幫助別人,就像幫助當年的自己。
三毛還是二毛的時候,自卑、敏感、叛逆,得過憂鬱症、還曾放棄生命。
是父母的愛和恩師的欣賞,教她學會自助,幫她學習、自強、寫作獲得新生,走出陰霾。
三毛說:
「我的快樂,是作為一個人生存的權利之一,我要年年月月日日時時地追尋它,至*方休。」
長長的一生中,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
與其自卑抱怨,不如轉換角度看到自己的閃光點;與其退退縮縮,不如挑起重擔,大步流星走向前。
學會欣賞自己,才能釋放能量;勇敢追尋快樂,鏗鏘有力地熱愛生活。
我看書,這是我多活幾度生活
三毛說:
「我喜歡,將讀書當作永遠的追求,甘心情願將餘生的歲月,交給書本。」
三毛如癡如醉讀書,看書總如遇故人。
讀書是「捉迷藏」。三毛讀到心儀的句子,會突然升起驚喜:原來尋尋覓覓,驀然回首,正在燈火闌珊處。
不知不覺讀到窗外東方大白,她恍然,「物我兩忘,落花流水,天上人間。」
你看,三毛讀書,就是去書裡遇故知,進入仙境了。
三毛說,「念書不為任何人,念書只為自己高興。」
遇到不會讀的,三毛就念白字。不捨得離開去查字典,她說:誤讀白字又不會禍國殃民。
讀《紅樓夢》時,三毛慶倖自己沒有要她讀「正經書」的父親,如果有,世上就少了一個作家。
三毛讀遍雜書,科學神怪社會宗教愛情武俠偵探……包羅萬象,合眼就讀。四海八荒,古今中外,求讀個暢快。
三毛讀到兩個迂腐的道學先生互吹自己最牛。爭論不下,最後請出孔子。
孔子說:大道無邊,不必求同。
二位都是我欽佩的人,哪有不好的道理呢?
兩人開心地走了。弟子問孔子:你為什麼如此奉承他們?孔子說:這樣的人,哄哄就好,幹嘛惹他。
迂腐和通透,真是高下自知,讀完令人捧腹。
有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三毛只要走在城牆似的書架邊,就覺得花飛滿天,內心安寧明淨而又飽滿。
大凡名家、書癡,都有怪癖,三毛也不例外。
三毛覺得借來的書是嘉賓,讀時放不開,乾脆就不借了;淘到好書,她一口氣買10本,有人要就送一本。
「書和牙刷都不出借,實在強求,給人牙刷。」你看,三毛愛書如此固執。
三毛特立獨行、光芒萬丈,喜歡她的人,都愛到骨子裡。
人們說她:沒有偏見,盡心助人;永懷赤子之心,真誠可愛;自身優秀,錦心繡口;完全開放,樂意去接受去了解;有發現美的眼睛和心靈。
三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豐富多彩灑脫不羈。
她經歷黑暗晦澀,卻嚮往光明;承受生活重擊,卻總豁達灑脫。
她讀過的書,遇過的人,扛過的事,都化作濃墨重彩的風景,刻進她的生命裡。
三毛跟姐姐陳田心說:
「我活一世比你活十世還多。」
三毛離開已經多年,人們懷念她,讀著她感性的文字,總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三毛說過:「我盡可能不去緬懷往事,因為來時的路不可能回頭。」
「我當心的去愛別人,因為比較不會氾濫。」
我們都愛三毛。愛她純真勇敢,歷盡人生風雨,依然不改本色。
三毛母親繆進蘭說:
「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她踏踏實實地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地面對人生。」
是的,人生不長,我們要熱烈地活。
學會接納欣賞自己,釋放出生命的能量;
學會淡定從容,遇水搭橋,逢山開路;
綻放在當下,活得熱烈又精彩。
掌控自己,從不逃避命運,勇敢面對人生。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