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史記》中最具智慧的12句話,字字精華
2023/02/25

唯有讀史,可以獲得觀古今、知人心的睿智。

讀史,必定繞不開《史記》。華人讀史,必讀《史記》。

它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璧」。魯迅曾給予它的最高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當年,司馬遷忍辱負重、傾盡畢生所學,以筆力萬鈞之勢寫下這煌煌巨著。 他擅講故事,創新地用人物傳記的寫法,洋洋灑灑記錄下從黃帝到漢武帝上下3000多年的歷史。

他是歷史上首部 紀傳體通史。寫活了帝王將相、英雄豪傑、諸子百家、遊俠刺客……看一看,那縱橫捭闔的大場面、審時度勢的魄力、權謀計策的機智, 便宛在眼前、了然于胸

他還記錄了許多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屈原投江、陳涉起義、鴻門宴……或悲歌慷慨,或盪氣迴腸。 讀一讀,從此典故信手拈來,出口成章……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卷六《秦始皇本紀》)

譯文:記住過去做事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今後做事的借鑒。

「眾怒不可犯」;「眾怒如水火,不可救也。」(卷四十《楚世家》)

譯文:眾人的憤怒是不可以觸犯的;眾人一旦憤怒起來,就像滔滔洪水、熊熊烈火一樣,是無法遏止的。

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卷八十七《李斯列傳》)

譯文:母親過分憐愛,往往會出現敗家之子,而嚴格管束的家庭,就沒有不聽話的奴僕。

小不忍,害大義。(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褚補》)

譯文:不能割捨私下感情,將會危害社稷大義。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列傳》)

譯文:行事靠保密獲得成功,說話因洩露真情導致失敗。

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

譯文:人多可以戰勝天公,天公降怒也能毀滅人。

謀遠不失。(卷八十七《李斯列傳》)

譯文:深謀遠慮就不會失算。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

譯文:即使非常聰明的人,在千次考慮中,也一定會有一次差錯;哪怕很愚笨的人,只要多次考慮,也會有一件是對的。

興必慮衰,安必思危。(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

譯文:在興旺時要考慮到衰微,在太平安樂時要想到危難。

見微而知清濁。(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譯文:看到一點跡象就能明辨事物的清白與汙濁。

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卷二十四《樂書》)

譯文:太滿而不減損就要溢出來,太盛而不扶持就要傾倒。

智者舉事,因禍為福,轉敗為功。(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譯文:聰明人做事情,能夠使禍轉變成福,使失敗轉化為成功。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