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的陳道明又上了熱搜。
視訊中的他,西裝筆挺,走起路來風度翩翩。
無論是身形和氣質,都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怪不得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
「我懷疑他到77也還是這個樣子;
完全不像67好嘛?!我的天啊!
羡慕!這個年紀了,身體和精神狀態這麼好!」
是啊,如今已經67歲的陳道明,看起來就像是40多歲的人。
體態勻稱、長相年輕,淡然從容,深沉內斂,讓人羡慕不已。
《黃帝內經》有言:「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盡終其天年。」
按照這種說法,上古時候,人的壽命普遍較長。
儘管這種說法很難考證,但《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是非常深刻的。
想要越活越年輕,一起來看看古人如何養生。
《黃帝內經》有言:「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古代養生家認為,形與神是相互依存的。
即所謂的「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
若要養好「形與神」,須得協調好「動與靜」。
「靜」有助于培養元氣,「動」能使元氣更好地迴圈。
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適時適度的飲食習慣、堅持有效的身體鍛煉。
做好這些,能使精神飽滿,從而讓身體越活越年輕。
熱播劇《完美關係》,讓飾演斯黛拉的陳數再度爆火,頻上熱搜。
劇中的她,是公關公司的高管,能力出眾,氣場爆棚。
但最關鍵的是,她的身上透露著一種成熟女人特有的美。
這種美,不是簡單的五官堆砌,而是時間和自律,沉澱出來的優雅與魅力。
對陳數來說,自律,已成為她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管多忙,她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練瑜伽,而這樣的的習慣,一堅持就是20年;
她注重養生,哪怕是跟朋友聚會,到晚上10點半就一定會回家睡覺,從不熬夜……
這也是為什麼,已經43歲的陳數,依然保持身材完美、氣質出眾的原因了。
身體經常勞作,就不至于輕易感到疲倦。
真氣平和調順,自然壽命綿長。
《黃帝內經》裡說:「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
心態平和,不患得患失,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人體內的生理活動,就能始終按照自然規律去運行。
反觀那些整天心事重重、活得戰戰兢兢的人,很少有能夠長壽的。
中醫養生之道,講究的是「養心調神」。
這與《黃帝內經》中,「心安而不懼」的說法是一致的。
所謂心安者,在志為喜、在聲為笑。
喜悅的心情和愉快的笑聲,遠勝過世間一切保養品。
被譽為中華「最後一位名媛」的鄭念,雖然經歷坎坷,但到了晚年,依然精神矍鑠。
這一切,都源于她的樂觀心態。
在獄中,她讓自己沉浸在美麗的詩詞中,藉以擺脫生活的刁難與折磨;
惡劣的環境,並沒有讓她變得敷衍和隨便,她還是在努力認真地生活著。
甚至,在糟糕的處境下,她依然能夠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確幸:
「放風的時候,她為一朵野花而欣喜:
這顆小草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傲然佇立在污泥和沙礫之間,似乎要給這死氣沉沉的監獄,標上一個生命的象徵。」
即便日子再艱難,即使生活在陰溝裡,她仍在仰望著星空。
她對自己說:
「一個人重要的是,不要氣餒,你一定要有一個希望。
並且有信心、樂觀,朝著那個希望走。」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她獨居國外,依然堅持寫書、翻譯著作、參加演講,用微笑和樂觀對抗孤獨與時間。
殘酷無情的歲月沒有把她擊垮,樂觀豁達的心態讓她始終對生活充滿熱忱。
佛說:萬物唯心造,隨所住處皆安樂。
內心安定、無有恐懼,因而能夠自在灑脫。
《黃帝內經》有言:「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意思是,有些人之所以能活到百歲,動作靈活而不顯得衰老,是因為道德修養的完備。
古人以「德」為立身之本。
孔子曰:「大德者,必得其壽。」
意思是說,具備高尚道德修養的人,往往越活越年輕。
孔子這番「有德者壽」的說法,實際是蘊含著醫理的。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不悉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生之大經也。」
作家蘇芩說:「長相顯年輕的人,大都善良。因為心底純良,故而眼中有光。因為正氣浩蕩,不美也分外耐看。」
養德,能夠調理人的性情。
由內而外地維護人的元氣,使人長壽。
被評為「世界最美麗女人」的奧黛麗·赫本曾說過:
「若要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
若要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好處;
若要苗條的身材,就把食物分給窮人;
若要優雅的姿勢,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內心善良的她,投身慈善事業,親赴貧窮國家,為孩子們呐喊、呼籲和募捐,給她們帶去溫暖。
時光容易催人老,但在奧黛麗·赫本身上,卻沒有絲毫印記。
即使到了晚年,她依舊優雅,依舊美得驚豔。
佛曰,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一個內心溫暖純良的人,不僅靈魂充滿了香氣,面容也會得到滋養。
因為善良,是一個人永不褪色的美麗。
《黃帝內經》有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意思是,人的精神恬淡,無欲無求,真氣就會存留體內。
精神內守而不耗散,疾病又怎麼能夠襲來呢?
人要越活越年輕,就得學會掌控自己的欲望。
清代養生家李度遠,深諳節欲養生之道。
他宣導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飲食簡單,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
欲望簡單,可以使精神保持清明;
少說話,有助于調理氣息;
人際關係簡單,可以潔身自好;
不沾酒色,就能清心寡欲;
減輕思慮,便可以免除煩惱。
陳道明也曾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最難的是節制。」
在成名之前,陳道明整整跑了7年的龍套。
但哪怕是跑龍套,他也認定了這件事,並力求做到極致。
在憑藉《圍城》中的方鴻漸一角獲得很多大獎,成了知名演員後,來找他拍戲的人越來越多,片酬也越來越高,但他都一一拒絕了。
他說:「劇本不行,給再多錢我也不拍。」
可一旦遇到好劇本,他不僅自降片酬,甚至還會主動找上門。
面對名利,他淡泊如水,在藝術的世界裡,高貴而自足。
面對娛樂圈的種種怪像,他依然記得自己來時的路。
他遠離無用的圈子,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劇本上,花在陪伴家人上。
他不喜歡參加飯局,而是更喜歡讀書、寫字、畫畫,沉浸在獨處的靜謐時光中。
在紛繁的娛樂圈,他始終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劉安曾說過:省事之本,在于節欲。
做一個有欲望的人很容易,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才是難上加難。
節制社交、節制欲望,把精力和體力用在值得的事情上,生活才能被自己掌控。
懂得節制的人,活得更平靜、更健康,氣質和容貌,也會隨之發生轉變。
歲月流轉,沒有人可以永遠年輕,但是永遠都有人保持年輕。
你選擇了自律和樂觀,生活就會回饋你健康和美好;
你選擇了善良和節制,生活就會回饋你優雅和平靜。
你用什麼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饋你。
千萬別小看一個長相年輕的人,他們不懼年齡、不懼時光,不斷修煉自己的身體和靈魂,才能活成不怕老、不會老的模樣。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