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鬼谷子:教你做個有城府的人,短短三句話,讓你從此深不可測!
2022/09/22

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寫過這麼一句詩,他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什麼意思呢?沒有比由衷而發的共情更能打動人心的了。確實想打動別人,最好莫過于能夠共情。

共情,是一種有城府的表現。

有個朋友小安很善于安慰人,有一次他的一個朋友跟女朋友分手了。小安便主動請朋友吃飯,看著朋友一直悶悶不樂的模樣,小安說:

「現在你心里肯定很難過吧,那種心如刀絞的滋味我能體會,因為我也失戀過,我能體會你的心情。」

朋友從此對小安無比感激,把小安當成最好的兄弟。難道是因為小安請吃了頓飯嗎?

不是,是因為他覺得小安懂自己。

共情,又被稱為同理心,其實跟成語「感同身受」相近。同理心,是指能從他人立場上去理解他人,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其實就是鬼谷子說的「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啥意思呢?通過了解他人,然后確定自己說什麼話,做什麼事。言行都是圍繞對方開始的。

那麼如何做到共情呢?我們不妨用鬼谷子思想解讀一下。

第一步:因其言,聽其辭。我們首先明確,傾聽是共情的基礎,因此在溝通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學會傾聽,順著別人說的話,傾聽對方想表達的意思。一切都以對方為中心。

第二步:聽其辭,察其事。聽過傾聽了解他人以后,學會順著他人的觀點去了解對方所闡述的事情。要懂能出別人的言外之意,了解對方的心聲。

第三步:說者聽,必合于情。最后就是同情了,顧名思義,要想能夠說服別人,就必須使自已的說辭合于情理,合情合理才有人聽。用找到同理心,使對方坦露心中實情,在思想層面保持一致,如此便是同情。

總結:沒有傾聽就沒有了解,沒有了解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沒有共情。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