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說道: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說的容易,可誰又能輕易做到?
一個人如果不了斷過往的羈絆,又如何能坦然走向明天呢?
講個「我有個朋友」系列的真事兒,陶冶下情操。
朋友李皖十多年前出遠門謀生,那時候人與人的聯系方式主要就是電話。可是一不小心,他把手機弄丟了。
「手機丟了沒什麼,關鍵是以前兄弟們的聯系方式全沒了。」
由于人在千里之外,如何才能找到曾經的朋友呢?他試圖在家鄉的論壇上尋找,可是帖子發出去,便如石沉大海,朋友們還是杳無音信。
無數次,李皖夢見了與朋友們把酒言歡的樣子。
「我親愛的朋友,這些年,妳們過的還好嗎?」
一
上個月,事情有了轉機。李皖偶然遇見了家鄉的同學,在敘舊的時候,給了李皖一個驚喜,他居然有過去兄弟們的聯系方式。
回去后,激動的李皖趕緊發信息給過去的兄弟阿鵬。
「阿鵬,妳好嗎?我是李皖啊。」
等了近兩個小時,對方回信息過來:「有什麼事嗎?」
「是我,李皖啊。」
「哦,有什麼事情嗎?」
李皖仿佛瞬間掉進了冰窟窿里。這麼多年,心心念念的朋友,得到的就是一句「有什麼事情嗎?」
李皖不甘心,于是他又給另一個朋友阿祥發信息,實在等不及了,他急切的撥了電話過去,結果是拒接。
「阿祥,是我李皖啊。」
「哦,我在忙,一會給妳打電話。」
足足等了兩天,李皖也沒等到電話,仿佛這輩子也是等不到了。
二
「阿信,人心真的那麼現實嗎?為什麼過去的兄弟會這麼冷漠?我苦苦找了他們那麼多年。」
「這些年,為什麼是妳在找他們,而不是他們在找妳呢?」
李皖突然不說話了。
「妳在外地找他們的聯系方式比較困難,但實際上他們要想找到妳會輕松的多吧。」
「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比較忙吧。」
「或許是因為妳在他們的心中沒那麼重要吧。」
三
有一句話很扎心卻很真實:男人,這輩子最放不下的女人,其實是初戀!
不管曾經初戀有多那麼的痛苦,多麼的慘烈,甚至那個女孩也沒那麼好,但是在男人的心中,永遠是最美好的,永遠守護在內心深處的。
一戳就痛,一回憶就思緒萬千。
為什麼呢?
人的大腦是會騙自己的,尤其是一個不成熟的人在付出感情時,更是如此。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仿佛越久遠,越單純,就越難以忘卻,就越刻苦銘心。
情感是會隨著時間發酵的。
既然是發酵就意味著是變質,改變了本來的模樣。
實際上,不僅是友情、愛情,即便多年前那個跟妳沒什麼關系的人,妳偶爾也會覺得那人可愛。
人啊,永遠喜歡多愁善感,甚至不惜編造幻象欺騙自己。
記憶就一定是真實嗎?
其實姜文的很多電影都在探討這個主題:妳大腦記憶中的真實和真正存在中的真實,其實不是一回事兒。
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開始泛黃,任憑怎麼使勁都想不起來。但是我們不愿意遺忘,
于是大腦的潛意識中就開始一次又一次的編造出足以讓我們銘記的記憶,于是模糊的人又開始鮮明起來,過去又開始美好起來。于是有些人雖然生活在現在,但依然習慣沉浸在過往的記憶中,欲罷不能。
大腦很狡猾,總會試圖取悅我們,甚至不惜在潛意識中操控我們的記憶。
四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誰會離不開誰,有的只是利益關系。
周星馳電影《新喜劇之王》里最出彩的一句台詞或許就是:我把妳當朋友,妳卻想睡我。
嗯,我想多年前的張儀也是深有體會的:我把妳當兄弟,妳卻想利用我。
剛出道那會的張儀跟演員吳京很相似,總喜歡在公開場合說:我師兄李連杰。
是的,張儀也有個很牛的師兄,身兼六國宰相:蘇秦。
兩人在云夢山求學時,關系應該處的還不錯。因為真實的史料中記載,鬼谷子的徒弟只有:蘇秦和張儀。
師兄照顧師弟,豈不天經地義嗎?
那些年張儀混的實在不怎麼樣,于是有人就勸他: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
啥意思呢?
「您跟蘇秦感情那麼好,現在妳師哥蘇秦事業有成,您為啥不去投靠他,他肯定會提攜妳的。」
張儀一拍大腿說:「好主意。」
五
為了給師哥一個驚喜,張儀連聲招呼都沒打,便徑直的去投奔蘇秦了。到了蘇府后,張儀特意給蘇師哥寫了一封信:
「師哥,我就在妳門口,意不意外,驚不驚喜?」他滿腦子都是師兄弟久別重逢,把酒言歡的劇情。
可是蘇秦呢?對管家輕描淡寫的說了兩個字:沒空。
吃了閉門羹的張儀自我安慰道:「師哥現在已經是大人物了,肯定很忙。我就等幾天吧。」
足足等了十多天,蘇秦才「擠」出時間請張儀吃了頓飯。按理說,六國宰相,山珍海味肯定是標配了。可事實呢?
蘇秦請的是「仆妾之食」,這就好比妳去見個上市公司總裁的朋友,對方卻只請妳吃了頓沙縣小吃。
我猜張儀當時的心都碎了:這真的是我的心心念念的師哥嗎?師哥,是我啊,我是張儀啊。妳記得我嗎?是那個打小跟妳在云夢山鬼谷子師父那里修行的張儀啊。
被冷落的張儀心里在流淚,卻依然佯裝沒事。
「小儀啊,師哥也不容易,別看我現在混的人模狗樣的,其實公司里用人也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也要看人的,妳的能力確實……」
心死神傷,可張儀還是強忍眼淚說:「謝謝師哥的招待,沒事兒的,沒事的,我就是湊巧路過。」
妳以為是阿信為了渲染情緒,杜撰的嗎?一個字也沒有。
史料中的記載: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
張儀臨走時還是客氣的跟蘇秦說了聲謝謝。他之所以投靠蘇秦,是因為他自己以為跟蘇秦是老朋友,結果人家蘇秦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兒,反而自取其辱。
一個字:怒!
越動蕩,越搖晃,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成長!
六
現在知道縱橫家是如何成長的嗎?
沒有誰是天生的鐵石心腸,都是被傷害的。相信有朋友會提醒道:阿信,蘇秦用的是激將法。
嗯,把張儀當成是一枚棋子,用之即來,棄之即扔。
妳說這是友情?其實有一件事可以證明他們友盡了。之后的江湖上,流傳著蘇秦的傳說,也流傳著張儀的傳說,卻再也沒有蘇秦和張儀相遇的傳說。
那一轉身,即是永別。
「師兄,我一直以為妳是懂我的,懂我的真誠,懂我的單純,懂我的善良,直到我走的那一刻我才明白,一切都過去了,是該忘了。對不起,是我高估了我在妳心里的位置!」
人生在世,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被人傷害,是因為對別人的不了解,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自知。
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鬼谷子曰: 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啥意思呢?一切問題的根本,都源于自己的不自知。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有了自知之明,然后才能了解別人。
何解?一言以蔽之,不要高估自己,要認清自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
妳要承認,一個人太重感情,本來就是一種弱點,
有些人,可遇卻不可求,
有些人,一眼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