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人有千算,天只一算。
這一生,算來算去,都算不贏天道和人心。
曾國藩說:心存濟物,萬事康泰。
做人,請收起你的小算盤,以誠待人,才能遇見命中的貴人。
曾國藩和左宗棠同朝為官,但他倆卻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曾國藩讓利,左宗棠謀利。
曾國藩在與人謀事時,他從來不想著獨占好處,但凡有利益,都會與下屬平攤。
在朝為官期間,曾國藩還幾次向上級舉薦同鄉的優秀能人,為朝廷儲備了諸多人才。
曾國藩說: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正是出于曾國藩這種「不獨取」的思想,讓與他共事的人都能盡心盡力,做到盡善盡美。
所以,曾國藩的手下都是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這也從側面幫助曾國藩穩固了在朝的位置。
反觀左宗棠,他雖然為人清正,但在做事上過分摳搜,待人也不慷慨。所以少有同僚會與他謀利。
成年人的社交,本質上就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益社交,一類是共情社交。這二者,說白了都是制造羈絆和牽連。
人情和利益從來都是掛鉤的,我們從來都無法繞過利益來談感情。坦誠布公的去談利益并不傷感情,反之用虛假的感情來掩飾利害關系才會帶來真的傷害。
很多時候,你算來算去,到最后反倒一無所獲。開誠布公的去直面利害關系,反倒能收獲更大的心安。
讓出三分利,留下七分情,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能順其自然的建立。
李嘉誠曾告誡兒子:與別人合作時,假如別人要拿七分利益,那我們李家就拿六分也可以。
正所謂: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真正能獲得成功的人,從來不拘泥于眼前的三分薄利,四方天地。他們的目光都在闊遠天地,以厚德承載萬物。曾國藩說:端莊穩重是貴相。
端莊與穩重,考驗的就是做人的品德。
曾國藩在官場數十年,每每讓他化險為夷的秘訣就是厚道。在曾國藩初入官場時,因為屢屢不受官家垂青,所以四處尋找門路。
一日,曾國藩接到朝廷重臣沈柯的來信,說愿意為他舉薦。
曾國藩讀完信后,卻沒有著急回復,因為他左思右想,認為沈柯雖然貴為重臣,但是為人并不厚道,所以不值得相信。
果不其然,半年之后,沈柯倒台,他舉薦的幾位官員都受到了牽連。
有道是:為人厚道,終有福報。
我們這一生或許無法預知人生走向,但是可以做到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做人。
請你相信,只要自己為人厚道,這一生終究會迎來屬于你自己的歡喜。
曾國藩和左宗棠兩人雖然在政見上不和,但是兩人從來只在台面上對峙,而不會在背地里給對方使絆子。
在官場之外,曾國藩十分欣賞左宗棠的能力,他每每跟下屬提起左宗棠都對他贊不絕口;左宗棠也經常在兒子面前夸獎曾國藩的才能。
二人雖然是政敵,但卻是志向上的好友。
孔子的那一句:君子和而不同。用來形容二人再恰當不過。
世界上不會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思想完全相同的人。即使長時間處在同一個屋檐下,人和人之間也難免會產生分歧。
有句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
我們無法去猜透他人的心思,但是我們可以對他人保持善良和尊重。
任何時候,把事情擺在明處,坦誠相待,把事情說開,都比在背后算計別人要強大多。
人生無常,事情復雜。與其處處計較,事事小心。不如試著跟人坦誠相待,敞開心扉。
與人交往,坦坦蕩蕩。我相信,當你先向對方表露真誠的時候,你一定也能收獲到相應的真心。
∇
人這一輩子,總會有吃虧的時候,但我們不妨相信上天總是公平的。
如果你處處精明,時時刻刻準備去算計別人,總愛占別人便宜,其實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人生苦短,別把這時間浪費在計算盈虧上。
余生,愿你能多一點給予,少一點索取;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詭計。以誠待人,方顯智慧人生。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