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曾國藩: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
2022/10/03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兩個半圣人。

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一半是曾國藩。

曾國藩出身一般,資質一般,但是他卻通過自己獨有的法門,不斷精進。

立德立功立言,成為比肩圣人的存在。

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的處事方式是分不開的。

精選9句話,讓我們一起感悟先哲智慧。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奢侈不知節儉,慢慢家庭就敗落了。

人好逸惡勞,整日吃喝玩樂,慢慢也就廢了。

驕傲自滿,總自以為是,這樣的人走到哪里都很難受人歡迎。

總體來說,勤儉謙虛,才是立身、立業、立家之本。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過去將來都是虛的。

唯有當下是實實在在的。

心理學上認為:人在專注做事的時候,內心會引發一種超然的愉悅感。

這樣的人,才能戒掉焦躁和悔恨,內心安樂平靜。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一個想要成事,必須要有自己的團隊。

學會分享利益,就能聚攏人氣。

學會克制欲望,就能規矩下屬。

學會寬容錯誤,就能贏得人心。

學會身先士卒,就能領導團隊。

分享、克制、寬容、表率,這才是一個團隊領導必備的素質。

觀人四法:講信用、無官氣、有條理、少大話。

誠信守信,不食言,不妄為。

不油膩,不打官腔,清爽利落。

做事有節奏,有條理。

平時不吹牛,不夸耀。

這樣的人,基本可以斷定靠譜。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少年太順了,長大了步入社會,一點打擊就能讓人一蹶不振。

中年正是奮發的時候,要是閑下來,這輩子基本就廢了。

晚年一切塵埃落定,正是頤養天年的時候,此時心氣已弱,再有打擊,往往很難善終。

像褚時健的那樣生猛的人物,畢竟是少數。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古人常言:日拱一卒。

不求走得多快,但求持之以恒。

就像是跑步,上來就沖刺的人往往跑不遠。

欲速則不達,每天進步一點,堅持個十年八年,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是人都愿意聽好話。

上來就批評別人,哪怕講得再對,別人也只能記恨你。

所以要先揚后抑。

先夸贊讓對方高興,然后再指出不足。

別人一高興,很容易就接受意見了。

要是沒有技巧,一旦觸怒別人,那就是費力不討好了。

居有惡鄰,坐有損友,借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真正厲害的人,哪怕身邊都是人品不端的人,也不影響他進德修身。

歸根結底,環境并不能真正決定一個人。

內心的境界,才是一個人最終的高度。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持身太清高的人,往往容易映照著別人污濁。

太過于和順,就會有失自身正直的行為,

所以為人處世貴在秉持中庸之道。

做人要外圓內方,既要合群,又要有原則、有底線。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