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
職場
家庭
《道德經》:凡是求滿者,則易物極必反
2023/04/23

古人云: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人生少不為禍,而不均等卻是一切禍亂的開始,這個不均等就是所謂的「不平衡」。

自然的法則是追求平衡,從一件事情、一個人、一種人生,都是在平衡的過程中才能求得穩定發展,而不是通過個人的主觀意識驅使之下,追逐自以為是的狀態,就能得到自以為是滿意的結果。

《道德經》之中有一句話叫: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的法則不就如同拉弓射箭嗎,高了壓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減少,不足的就加以補足。所以大自然的法則是減少有余而補充不足,人世間的法則則不同,常常是剝奪不足的而供奉有余的。

「損有余而補不足」的目的,就是讓事物保持平衡,這是天道塑造自然的法則。

所以《道德經》還有一句話叫 「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就是有所作為的時候沒有居功自傲,功成之后也沒有居功自傲。

目的就是避免自己身處于某一個極端,導致事物走向不平衡。

而「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余」,人之道與天之道的作為恰恰相反,就是受自己的主觀意識驅使,總站在一個自以為是的立場,去追逐自以為是的人生,而在這所有的主觀妄為之中,必然會導致自己走向某一個極端。

事物是不斷發展的,而在這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失衡,所帶來的必然是自己始料未及的禍患。

《菜根譚》有一句話,對這個智慧形容得也恰到好處,叫做:若業必求滿,功必求盈者,不生內變,必招外憂。

意思就是說:如果一件事情強求要做到極點,求功名的時候也一定要得到最高,那麼即便內部不發生變化,也會招來外面的憂患。

人生萬事刻意求滿者,必遭憂患。

人生的很多問題并不是突然出現的,很多突如其來的問題背后都有一些潛移默化的因素,因為我們的智慧不足以認識到背后的運行規則,所以將它們歸為命運的突如其來。

其實從事情本相上去看,那些問題正是因為自己主觀妄為,刻意追求隱瞞所帶來的結果,不管是追求人生功業,或者對待自己的名聲地位等等,一切事情皆是如此。

凡是未滿者反而能獲得平衡,而凡是求滿者,則易物極必反。

而人生本來的狀態,就是這個智慧最好的例證。

我們仔細觀察人生可以發現,沒有任何一種人生是完全十全十美存在的,所有的生活都會帶著遺憾,而且所有的發展都是帶著缺陷而共同向前進步的過程。

而之所以存在這種過程,并不僅僅因為個人沒有能力使事物保持圓滿,實則是因為人生所有的發展都必然存在矛盾,而既然有矛盾,就不可能存在盈滿。

而且從佛家的角度來說,人生所有的狀態都是因緣和合的切面,而在這因緣和合之中,自然有不受我們控制的因素出現,這也會造成遺憾的存在。

提及[毛.澤.東]主席的一生,很多人都以為,這樣一個偉大的人,人生過程一定是相當平順的,其實真相并非如此。

[毛.澤.東]主席一生所經歷的坎坷和波折更多于常人,從事業上經歷的挫折,到生活上的坎坷以及一些親人的離世等等,命運給予給偉人也帶來了非常巨大的打擊和痛苦,而偉人就是在這種充滿坎坷和不平順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發展,帶領眾多偉大的革命家,共同塑造出來偉大之功業的。

所以對于人生來說,不管面對什麼事情,都要有接受矛盾存在的勇氣和容納命運存在遺憾的寬容。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期望遇到一個相對完美的人生,這個世上并不存在所謂完美,有的時候愿意容納一些不完美存在,這種心態反而更有助于成長和生活。

《圍爐夜話》說:欲利已,便是害己;肯下人,終能上人。

意思就是說:原本想要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最后的結果往往會害了自己;如果能甘居人下,最終往往能高居人上。

對于很多人來說,不管是地位、名聲,或者是與他人產生矛盾,都希望讓自己占據上風,期望將自己的狀態置于自身所期待的完美之中,其實有這樣的想法存在,最終往往會害了自己。

很多事情你所圖謀的和最后產生的結果恰恰都是相反的,就是因為世事的客觀規則不以主觀意識為轉移,而且從命運規則的角度去看,也不可能輕易滿足你以為的圓滿。

若能以上善若水的態度處之,在行事之時能刻意收斂自己的主觀妄念,反而會塑造一個相對平衡的人生。


稻盛和夫:越是逆境,越要擁有窄門思維(深度好文)
2023/05/08
諸葛亮:常讀圣人語,靜修個人心
2023/05/08
別怪企業「不招」35歲以上的人,太現實!資深HR:做到2點就不用怕
2023/05/08
司馬懿:職場3大經典智慧,沒人會說破,早懂少走十年彎路
2023/05/08
孫臏:熬過「變化無常」的坎,相機而動
2023/05/07
白居易: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023/05/07
俗語:「錢不借二,酒不喝三,路不走四」,是什麼意思呢?
2023/05/07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2023/05/05
民間故事:老漢修房,給過路乞丐兩個饅頭,乞丐:你今晚必死
2023/05/05
《菜根譚》:為善不見其意,如草里冬瓜,自應暗長
2023/05/05